2014年10月18日

基督教的苦难对信仰者的生活意义

引言
生、老、病最终是死亡”是佛教和一般民间传统华人对这个世界的无奈和无法解答的一世问题。正如钟振华在其《神学反思-神的国度<基督论>》中提到:苦難是人類共同的疑惑和困擾,特別在這個苦难连连的時代1 这个受苦受难的课题,我们尝试从基督教的耶稣基督身上看世人的苦难,因为除了基督,没有别的记载说明神是到世间来受苦的。
苦难带给人一般的反应多是負面和消极的,原因可能在於過往苦难的经历,所直接帶來的身心灵創痛的记忆,以及因为它难以理解的存在又'残酷'的理由,衍生而出的对未來生命之不安全感與價值虛无感叹,好比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生本是痛苦的”2
当人类在幸福時可以在时光里尽情歌颂欢乐,但面临苦难来时卻永不可能忘卻曾经於在苦难中的流泪记忆。在笑容底下,压藏的正是潜意识里那不言而喻的苦难痕迹;是彼時之苦,映襯了此刻安穩之美。苦難毕竟是不受世人欢迎的。
然而,基督教的基督确是亲身经历了一场受苦(被凌辱),受难(被鞭伤和钉上十字架),受死(悬挂和暴晒)的经历。但他却可引起第一世紀的門徒曾因为他而四處躲避过罗马政府的逼迫;这些跟随者他们的人有者被鞭打、下監,经验过的苦难全都记载在圣经内。内容是他們也在苦难中淬礪了上帝隱藏其後的恩典,並留下許多激励人心的文字遗产,其影响力直到如今。为此,认识基督教的基督之苦难不单是信仰他者的需要,也在应对非基督信仰者时急需必要的解说的。
作为以科学至上和俗世主义以及以人为本地糖衣年代,隨著如后工业化环境污染,世界各处的人为,以及维护本身宗教等问题逐漸剝蝕褪化和'兴起'(好比哈里巴国ISIS)后,仍然无法解答和解决苦难问题,跟无处对它们的行为所造成的苦难的给予化解。我们一再声明唯一可以化解苦难带给人心里头的对抗力量是来自已经受过苦难的基督才能解释。为此,我们相信基督,以他这种愛的方式為奠下基督教中心的基础,才能帶給現時代受苦的灵魂得安慰。
为此,本文尝试先从世人对苦难的解释,定义,以及从基督教的基督(在世上他是神的儿子角度)的道成肉身的受苦受难为本文的阐释,再以某些神学家对苦难作一点点补助以便更易明了而学习。最后是本文的个人回应和试着以现代人的一些苦难事故作些联结,期望能提供給身陷愁云阴霾的人一些方向、一些能重新綻放笑容的契机。

本轮
一、何謂“苦難”
在進入基督教的信仰体系里看苦难之前,也许需要稍停一步,先认识“苦难”的內涵,听别人这么说苦难,以便可以比较世人的苦难与基督的苦难之分别。
1.1中文苦難的定義
从文字来看,中文的“苦难”这个詞,字面上的解释为“困苦与灾难”。在英文字里,相关的字彙則有 "suffering"(受苦,源自拉丁文 sufferre,「在重压下忍受」) 、 "distress"(忧苦)、"agony"(痛楚)等。所以,苦难可以通常说是人被动的忍受,如同突遭重压一般,但它往往令人感到万分痛苦、喘不过气,以致喪胆、 灰心、失望,甚至能令人自杀,杀人或死亡。和耶穌基督自愿是走向的十字架,默然接受眾人置之於死的苦难,实非「 常人」行徑是截然不同的。
1.2圣经对苦难的定义
基督教的圣经教义对苦难的定义,在旧约希伯來文的用詞是「痛苦」或「疼痛」(ke'ev)。新約希腊文用词则是“苦楚”(Pathema){path'-ay-mah}指人所正遭受或曾受过的苦难,有二个层面之意3
1a) 指外來的, 一個受苦的经历, 不幸的事情, 慘禍, 災禍, 痛苦忧伤
1a1) 指基督所曾受的苦难
1a2) 亦指基督徒所必須受的苦难, 为着基督也曾同样忍受过得苦难
1b) 指內心所经历的忧伤, 冲击或牺牲。
    2) 也是「患难」(thlipsis)之意。[2]
2a) 压制, 受苦, 迫害, 磨难。
2b) 內心的愁煩, 苦惱
1.3苦难的來源
诚然,大多人都是以“天災人禍”,以往大致可以作为简单的苦难來源二分法;但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天災與人禍的分野已不再是断然的涇渭分明。例如非洲大陸長久以來嚴重的飢荒问题,除了种种自然因素如久旱、土壤貧瘠外,第一世界国家对他們所長期实行的掠奪式资本主义经济实也难辞其咎。但至今,苦难的来源已经无法以二分法来区分了,因为它已经涉及到人类罪行后的问题4,并不是如馬克思所說的“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5而产生,牵累了大地、气温、饮食和与世人有关的一切了。此外,也有一些人说的‘前世因果’即前世或自己或父母作坏事,今世需要‘还债’6,即必须经过‘苦难’等等许多的说法。
1.3苦难对人的影响
苦难问题,除了直接的身心压迫外,也在於它间接引起的人對生命意义之永恆追问:“到底我受苦的意义何在?”、“人生下來是为何目的?”、“为什么是我?”“我为何这么苦啊!” ;在原有的价值观不段被翻腾、直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前,此時心理上的焦虑与不安全感极有可能再度影响生理,造成更为复杂的二伤害。尼采提倡的“人自己承担自己的命运──包括苦难的命运”,天主教神学家汉斯‧昆认为这也不能回答人类对苦难的的疑惑,只是“使人自己成为人类无边苦难的的被告”。佛教則認為人要超脫六道轮回才可脱离苦难。但基督教认为,无罪的耶稣來到世上就在受苦,而且是‘主动’受苦,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后他的信徒也有在苦难中经历了上帝的爱与恩典,並与基督一同得胜7,还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信仰者。
简而言之,苦难对人的影响是无法可以用言语能形容的。当然,苦难不仅是带来负面的影响,它其实也可以是带来正面的影响(可使人如浴火重生)的。问题是人可以‘用’什么方法面对它?可以以怎样的态度将苦难化为祝福?受苦者能否愿意信靠他呢?

二、基督教的苦难
由以上可知苦难的定义,来源和苦难带来的影响,它是如此的令人痛苦與费解,所以历来基督教神学界从来不会对它默不吭声。传统上,基督教苦难观基本的思考方式是:人要“成为绝对真理的工具”,从而所遭遇的苦难自然有其神秘不可解的奧秘。所以,若要從基督教的观点看苦难,就不能不先去從基督教的信仰脈絡中尋出一些基本的思考方向,以求尋得一個較深度而適切的理解。
2.1上帝的创造,人犯罪而引
首先,我们确认“有一造物者(上帝),人是他所造,人也要倚靠他而存活。这之间造物者給予人以自由意志,以便可以选择要不要按造物者其规范而行。”可是始祖亚当和夏娃“不听话”她们发现自己赤身露体-羞耻感来了,躲起来直至上帝呼喊她们,要她们承担人应有的责任,后给他俩遮盖身体。这事之后我们看到他俩的大儿子杀小儿子事,这种家庭悲剧的严重性甚至延伸到民族和国家的命运。
而上帝爱他所创造的一切,尤其是包括世界上的人,可是人偏行己路(赛536)三番四次不肯认真看待上帝的爱,上帝就使用一个敬虔的女子,受圣灵感孕,道成了肉身,为着就是要‘挽回’救赎人脱离罪所带来的苦难8 。这是基督教簡易內涵。这个造物者就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他的教导存在於他启示给人的圣经里,基督徒的信心基礎在于与他建立和好关系,使在考量忖度事情時常会与“終極的至善实体”相连结,因而使得一切事物就都帶有了最终目的的性質。
2.2基督教的苦难代表者9
在旧约圣经里头有个叫约伯的他一夜之间几乎失去一切所有的,可以说是信上帝者最佳的苦难观人物。约伯他遭遇的苦难是:“現世生活沒有直接的賞善罰惡,人活在世上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可能有苦难,但也会有喜乐”。換句話說,除非到了最後的審判,上帝绝对不会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因此,今天有人遭受不幸,有時候不是他自己的責任 ──他的苦难是他需要的人生经历,圣经说是为了彰顯上帝的公義而有一種圣神的決定;这个决定背后的意义是人活着是為了更認識上帝和荣耀上帝。
2.3上帝与苦难10
在新约记载的耶稣(在世上肉身之名)基督(也是上帝)受苦,對受苦的信仰者來說,基督不是從天上給他們安慰,而是在安靜中參与在受苦者之中。知道有他了解我们的痛苦、认同我们的处境、因为基督与这个受苦者一起吶喊出心中的抗议。圣经记载上帝沒允许信祂的人会风平浪静,事事顺利,11但卻允许与他們‘同在’,这‘同在’就是人最需要的安慰了;每个人都需要安慰與鼓勵,而上帝这位受苦的基督就正是这个最佳角色。
基督並沒有叫我們一定要解釋苦难的来因,其实祂自己也不常解釋苦难存在的原因12;上帝只要我们与哀哭的人一同哀哭,与喜乐的人一同喜乐,要記得与受苦的人同在,因為我們的愛白白得來,也要白白地分享給別人。因为用解释受苦的原因未必能安慰受苦者,倒不如一样、以认同苦难、体会内在的哀伤、接納苦难带来的事实才能使悲傷的人得著安慰!
2.4基督信仰者视苦难为盼望
前面提到一些当时跟随基督的信仰者的苦难,他们是基督在身时选定的十二门徒,是亲眼见证了他们的老师基督的受苦和遇害,最后他们自己也经历了这条“十字架”的道路。容许这里再提及另一个信仰跟随者圣徒保罗。保罗他先前逼害基督徒,在前往大马士革半路‘遇见’了基督,后来竭力地传福音,他说:“......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林前21-5),又有记载保罗他受为十字架的基督所受得许多患难(林后1116-33)。在在的显示是因基督经历过的苦难,他保罗的患难则算不得什么了。

三、基督的苦難
3.1基督亲自经历苦難
苦难是各種宗教和哲學都無法逃避的主題,各種信仰也力圖解釋苦難給一個說法。但是,如以上所提苦難是无法解释和避免的,尤其是当‘無辜受苦’的情況出现时在這個殘忍的事實面前,一切解釋恐怕都顯得蒼白無力。而即使「勾消」 了上帝,人的苦難仍然得不到說明,也絲毫得不到減輕。天主教神學家漢斯.昆公正地指出:“無神論哲學和虛無主義者(如尼采)所提倡的『人自己承擔自己的命運──包括苦難的命運』,結果是使人自己成為人類無邊苦難的被告 。”
但是,因為苦難的存在而拒斥上帝,這種拒斥在基督教信仰這位受難的基督面前就完全無效了;因為十字架上的耶稣自己就是一位受苦的上帝。其它信仰對苦難的說明,如佛教「自我解脫」的主張,是「可思議」(credible)的, 而基督信仰裡面則是完全不可思議的景觀:是基督他主動受苦,而且在苦难中没有发出声音,即埋怨,或哀叹道声音。13
3.2 基督胜过苦难
前面提过基督的苦难,这里重提“他是道成了肉身”,按照圣经他是神,是无罪的,是为他爱之人在十字架上無辜地承受苦和折磨,以至最終死。十字架上的受难牺牲是神性的上帝的显现 ,是基督信仰的基本体认。上帝降臨肉身为耶稣,他在十字架的受苦,表明了上帝最痛心於人的受‘苦’,並以自己來分擔人的受苦。耶稣的受苦是主动的,这主动的受苦與他爱世人的愛行為是合一的,表达着与上帝‘分担痛苦’14 ──分担人的受苦,用神学语言说,就是基督(上帝)與人的受苦和胜过死亡。
只有圣经中的上帝、耶穌基督的上帝才受苦。只有圣经中的上帝才使人在无意义的苦难和死亡中,在苦难以至灭亡和失敗中找到某种意义,这意义即是:最终的胜利不会是苦难、不幸或死亡,而是愛、正義和和平。耶穌基督的上帝是作為生存難友、與人並肩而立的上帝,與受苦的人休戚與共的上帝,是一位同情的、與人患難與共的上帝,祂在未來將改變一切,把人從罪惡、苦難和死亡中解救出來,把人類引向終極正義、徹底的和平和永生的上帝。
受苦只能在耶穌的受難和受死中獲得某種意義。這意義即:即使在黑暗中 ,在悲傷、痛苦和不幸中,受苦者也能遇見以遣出自己的獨生子耶穌為人受過 慘死來愛人類和關懷人類的上帝,從而,無論什麼苦難和不幸都不能扼殺上帝 在耶穌的受難中啟示給我們的拯救之愛和希望。
3.3神學家論基督的苦難15

除了以上言论,我们也从基督教历年来俱有代表性者看他们生命是如何透过基督胜过苦难的名言。首先是馬丁·路德,他说“難就是得勝”。再来是潘霍華的“人類的苦難是參與上帝的痛苦”。卡爾.巴特则“ 苦難的經歷可以改變生命”。莫特曼的信仰就是透過苦難認識上帝的愛”。從十五世紀開始就提到苦難神學,除了上述以幾位神學家之外,還有烏納慕諾、別爾嘉耶夫、赫舍爾、云格爾等今天的二十一世紀,苦難特別多,因此苦難神學就變得更具時代性了(以上的神学家仅是沙漠中的一小撮者)。


3.2 基督苦难的意义

这是因为圣经上說“连一个义人都沒有”,因为只有神是绝对的好。所謂的“公平”,不是人的眼睛所看見的,如果覺得好人不应该受苦,这种想法会落入“功德论”,就是常听人說的“善有善报、惡有惡报”。如果不是这样,就会質疑,這样的質疑会使自己受亏损。好人不等於不受苦,神能叫万事都互相效力(罗823),到底是苦难还是祝福,人现在不一定能明白,除非到了最后的審判,绝对不会真的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因此,基督徒认为,苦难发生的意义,只有上帝知道。基督全然无罪,卻也受了极大痛苦,被釘在十字架上。不但肉体受苦,心灵也受到更深的伤害,被门徒出卖和否定。

为此基督教主張苦难有益於人。神的意念高过人的意念,神有完美计划,人经过苦难,勝過苦难,就漸漸成熟,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基督说他有應許,認為教徒一定可以在苦難中得勝,“在世上,你們有苦难;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是耶穌在上十字架前安慰门徒的話。基督的受苦、死亡中也可以体现他的完全人性。他在客西馬尼園的掙扎,要求父將苦杯挪去(路廿二42),又感受到十字架的羞辱(來十二2),並且忍受死的苦(來五7)。在他復活以後,耶穌仍擁有身體,可以捉摸(太廿八7-9)吃喝(241-42),手上仍有釘痕(約廿26-29)基督是个可見被釘的主在受难与复活后,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因為基督是完全的人,就能“体我们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試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沒有犯罪。( 15)他活出了人在神面前有的样式,並向我們展現將來国度一个沒有罪轄制的完全人的生命,他就成為我們罪人的盼望和榜樣
3.3 基督苦难的应对方法
人世间除了‘生,老,病,死’,其实还有几种的苦是说不出的苦,比如;单身者的孤寂感、婚姻的破裂、未成年的小孩失去双亲的疼爱、做不喜欢的工作之的苦、被人离弃或抛弃的苦,等都是人间的地狱。
我们认为,基督在敌对者的面前所受到种种严刑,是最高峰的苦难。好比他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上帝竟然离开了基督,从烈日当空的时段但却是全地都黑暗下来(可1534),这种痛苦只有基督自己能够体会,就因世人的罪都压在他身上,使他发出的话代表着他是神,竟然愿意按着神的旨意经历被离弃而死。


四、基督信仰者看苦难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基督跟随者好像类似雅各般在遭遇各种试炼时,都要认为是大喜乐(雅12),好像能够以眼泪换欢笑。举一两个例子:梅尔吉勃导演的《耶稣受难记》里头的情节令人‘震叹和震惊’。神竟然愿意为人受苦,受死。在校园刊物一篇文章里头有话说,里头一处细节意外地触动了作者,“那就是耶稣的笑声,清朗爽快荡在屋港阳光映照的尘埃里......”16 。这很特别的,因为耶稣本身已经知道自己即将走向十字架的道路,他仍然可以笑出来?如果换成别人早就吓个半死了。此外还有遇到许许多多苦难的圣徒保罗(林后1122-33)和正面对着极端宗教逼害(ISIS)的许许多多基督徒。17
以上大较多谈论‘个人’的苦难,但其实马来西亚也有苦难(过去不说)。记得2008年的9月是霹雳州选民的苦难,因心目中的执政政府被人卖掉了。好不容易等待5年后的大选,却也一觉醒来‘碎’了需要改朝换代者的心啊!
世界最关注的国难还有201438日马航(MH370)一架'飞失'至今仍然无纵和无机骸,一夜爆红!当大家都还没弄清楚,也还极力寻找飞机时,又一架飞机(17/7)竟然也'幸运'地在空中中被炸毁而坠落。谁都万万没想过可以‘连中二彩’前面那架已经让国人措手不及,被逼‘勉强’接受这场苦难的事实。后面那架却是‘冤枉’地经历了苦难,是全国人民尤其机上的家属更甚视苦难。
4.2 苦难是荣耀
约翰福音16:33:“在世上,你們有苦难;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這是耶穌在上十字架的前夕,對他門徒劝慰的話。今天同樣的話語仍旧安慰着无数依靠上帝度過信心煎熬的灵魂者;然而,无论这样的安慰对他们而言是多么的真实,或有着何等诸般不可思议的奇妙,多数的人仍旧是难以理解、也难以以经历这样的‘特权’。人们该如何面对个别或共同的苦难呢 ?人们是否有把自己的宗教教义发挥出来?
4.3基督的苦难是盼望
基督教的信徒从教义里头知道基督已经死了复活,胜过死亡的权势。圣徒保罗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罗8:23,这句话的内涵是信仰者需要经历多次的苦难才能理解的。保罗在另一处经文提到我们是上帝的儿女,如果与基督一同受苦,是要我们和他一同得荣耀(罗817)。无论是基督教信徒或非信徒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免苦难(除非上帝允许)。但胜在信徒唯一的盼望也是允许会实现的盼望,“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来”18在苦难中死了的人灵魂暂时是去了耶稣身边,期待着将来会有机会再相见。心中的苦楚也仅是暂时性的苦楚,将苦难带来的哀伤化成祈祷,因为耶稣基督已经胜过世上一切的苦难。
德国潘霍华在他的《追随基督》提到“当基督呼召一个人,他是召他来为他死”19 我们个人只能期待基督徒们真实活出上帝参与其中的示范,将这样得力秘诀藉以这样沉默但有力的生活参与分享出去,感染整个世界。
五、結語
我们始终无法明了为何基督愿意受苦,为何他愿意‘以死相救’。好比THOMAS CAMPBELLMICHAEL HAYDN写《怎能如此》的副歌:“奇异的爱!何能如此,我主我神竟为我死”20 。此外《十字架 十字架》21的歌词是信仰跟随者的提醒和感恩。
求主使我近十架,在彼有生命水。
由各各他山流下,能医治万民罪
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
我众罪都洗清洁,唯靠耶稣宝血。”
谈基督的受苦,不得不谈基督的复活。就是他的复活,信仰的跟随者才有经历他复活的大能应对世间的苦难。22 最后,人非认识基督是受苦者就不能了解苦难的价值啊!
参考资料:
1.符伟殿:《活在苦难中- 论佛教与基督教的苦难观》参阅日期18/9/2014,时间16:01http://www5.cuhk.edu.hk/oge/oge_media/gef/doc/best_works/3rd_bestwork/outstanding/Humanity_FuWaiTin.pdf



2.Slipper:《基督教苦难观》参阅日期:17/9/2014.时间约15.00
http://life.fhl.net/Philosophy/bookclub/hard.htm

3.叔本华:《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沖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4.唐崇荣牧师:《苦难神学》参阅日期18/9/2014.时间1622

5.钟振华:《神学反思-神的国度<基督论> 参阅日期17/9/2014.时间约15:35
http://www.chinesetheology.com/ChungCW1/TheologicalMethodChrist.htm

6. Ezra Kok 18/9/2014年,时间10:25am面子书页。

7.杏林子(原名刘侠):《生之歌》(台湾九歌出版,2008年)
参考网站http://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783858

8.赞美诗《怎能如此》第40首。

9.芝加哥中国基督徒合唱团《十字架 十字架》(youtube

10.唐佑之牧师:《约伯记》解经:苦难与神学- 基督日报#VCR xqfldxfY。查阅日期27/9/14.时间11.30

11.盛国俊于24/9/14年电邮要求紧急祷告的内容。时间22.34

12.黄瑞怡:《云后阳光- 乔安.鲍尔》(台北市,校园书房,201378月号55卷)。

13.卡维里(Veli-Karkkainen):《基督论全球导览》(香港,基道出版社,2012年)。

14.黄聿源:《默默受苦的仆人》(新加坡,基督渔人团契《看哪》20147月第158期)

15.约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何光泸主编.中国大陆出版,简体版,2007年)

16.莫尔特曼():《被钉十字架的上帝》(阮炜 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备注:参阅张俊明传道五月授课所给的电子书。
1 钟振华:《神学反思-神的国度<基督论> 参阅日期17/9/2014.时间约15:35
http://www.chinesetheology.com/ChungCW1/TheologicalMethodChrist.htm
2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沖白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页117.

3钟振华:《神学反思-神的国度<基督论> 参阅日期17/9/2014.时间约15:35
4毛利婭:〈試探《新約聖經》對苦難的言說及基督徒的社會責任〉,《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4期(20107月)頁16–23
5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页2

6笔者小时曾被邻居的两位年轻人和亲戚如斯说过。
7 钟振华:《神学反思-神的国度<基督论> 参阅日期17/9/2014.时间约15:35
http://www.chinesetheology.com/ChungCW1/TheologicalMethodChrist.htm
8圣经四福音内记载。
9唐佑之牧师《约伯记》解经:苦难与神学。基督日报#.VCR xqfldxfy.查阅日期:26/9/14.时间约中午时段。
10圣经的四福音都有清楚记载基督受到详细之苦难。
11约翰福音1633
12一般说法是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罪后的延伸(创第三章)。
13.黄聿源《默默受苦的仆人》(新加坡,基督渔人团契《看哪》20147月第158期)页15-19.
15. 钟振华:《神学反思-神的国度<基督论>馬丁·路德1518年說明“因信稱義”的十架神學時就說過:“架上的上帝不是通過力量和榮耀來將自己彰顯,而是在苦難和十字架上顯示給人,使罪人能夠得以因信稱義”。他還強調:“十字架代表上帝的憤怒與咒詛,也代表上帝的祝福與慈愛。”而且認為,人生沒有任何的苦難是上帝勝不過的,十字架的苦難、十字架的死亡就是最大的勝利。潘霍華( D. Bonhoeffer 1906-1945)則以「參與」的觀點來看苦難;他認為,痛苦正是基督徒與異教徒不同的地方,因為我們透過苦難可以參與上帝的痛苦,分擔上帝的痛苦。因著這樣的觀點,這位德國年輕的神學家,死時年僅39歲。潘霍華說「基督徒可以參與上帝的痛苦,分擔上帝的痛苦。」巴特Karl Barth),他生於1886510日,逝於19681210日,是瑞士籍新教神學家,新正統神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巴特認為,苦難神學是一種「經驗神學」,受苦的經驗可以帶給人類全然不同的感受,使人生命改變,離罪向善。因此,神學家應該幫助基督徒理解苦難的目的和意義,因為基督信仰乃是讓人積極面對苦難而不會逃避。莫特曼認為,人是從「苦難」和十字架來認識上帝,這樣的啟示是隱藏而間接的。他強調,「苦難」要由「苦難」克服,創傷要由創傷治癒。因為「被棄的痛苦要由愛的苦難來克服,這種愛的苦難不怕病和醜的東西,而是接納它們,接受它們,從而治癒它們。」莫特曼指出,在人類的痛苦中上帝沒有隱藏,祂總是與受苦的人同在,就如聖經以賽亞書六十三章9結所說:「他們在一切苦難中,祂也同受苦難」。因此,沒有苦難就沒有愛!

16黄瑞怡《云后阳光- 乔安.鲍尔》(台北市,校园书房,201378月号55卷)页58
17盛国俊于24/9/14年电邮要求紧急祷告的内容。时间22.34
18.杏林子(原名刘侠)《生之歌》内其中一句话。作者与19世纪法国印象派雷诺瓦同样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作者是虔诚的基督徒,面对这病毒苦难她并没有怨言,已去世多年。
19.取自Ezra Kok' 的面子书。日期18/9/14.时间10:25.
20.取自《赞美歌》第40首。
21取自芝加哥中国基督徒合唱团《十字架 十字架》(youtube 日期:2/10/2014.时间7:30am

22约翰加尔文():《基督教要义,上册》(何光泸主编.中国大陆出版,简体版,2007年)此处694-70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